个人简介:
姜超,男,1980年8月18日出生,博士后、博士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西北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客座教授,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客座教授,西安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特聘研究员、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特聘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医学院神经病学硕士生导师。现任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陕西省第五医院/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内二科(结核性脑膜炎专科)名誉主任(2021.7~至今)。曾任榆林市第二医院副院长(2019.4-2020.5 省委组织部委派),师从长江学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方邦江教授,现兼任山东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陕西省科技厅科学基金评审专家,西安市科技专家、泸州市人民政府-西南医科大学科技战略评审专家,中国老年医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眩晕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师分会中西医结合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睡眠科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科学委员、中国中药学会脑病分会眩晕学组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与头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脑疾病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等;J ZUSB(SCI)、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WJ TCM等杂志审稿人。
学习工作经历:
2004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硕士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先后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等神经内科工作20余年。
研究方向:
脑血管病与眩晕规范化诊治、神经决策与人工智能、肿瘤替代干预等。
学术情况:
承担及参与“十一•五”支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厅社发攻关项目等各类课题 10 项,分别在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1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6.4)、 Molecular Brain(4.686)、 Frontiers in Oncology(6.244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5.192)等发表发表文章80余篇、sci33篇(因子最高12、累计122.237),中文核心50篇、出版专著5部。获 2016 国际神经再生高峰论坛演说奖、2016 西北兵工局学术交流一等奖、优博士毕业生、优博论文等。
科研课题:
(1) 西安市科技局,科技支撑项目,22YXYJ0096,基于“菌-肠-脑”轴探讨加味益气活血方干预缺血性卒中相关机制研究,2022-10至今,6万元,在研,主持
(2)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国科金面上培育项目,23KY0101,基于内质网应激机制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 2023-01至今,10万元,在研,主持
(3) 陕西省脑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NBZD02,基于无菌小鼠研究肠道微生物对缺血性卒中行为的作用,2020-01至今,6万元,结题,主持
(4) 榆林市科技局,重点支撑项目,19-50,基于无菌小鼠研究肠道微生物对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影响的作用,2020-01至2022-12,5万元,结题,主持
(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新冠疫情防控专项资助面上项目,2020M670046ZX,基于“认知-行为-心理”与粒计算的COVID-19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2020-05至2022-09,12万元,结题,主持
(6) 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7SF-348,益气活血方对ApoE-/-小鼠脑血管微栓子外滲作用机制研究,2017-01至2020-12,12万元,结题,主持
(7) 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金项目,2016D059,短时清晨血压变异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预后的影响,2017-01至2020-12,4万元,结题,主持
(8) 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委员会,发展基金创新资金项目,PKJ2015-Y47,益气活血方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微栓子的调节作用研究,2015-09至2019-09,8万元,结题,主持
电子邮件:280165056@qq.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712046
招生咨询电话:029-38185073;029-33693061 招生咨询QQ群:775959913 招生咨询邮箱:sxzyydxyz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