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咨询电话:029-38185073;029-33693061 招生咨询QQ群:775959913 招生咨询邮箱:sxzyydxyzb@163.com

李东波
来源:研究生招生网 作者:研究生招生网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3-27 16:05:28
A A A


个人简介:

李东波,男,1972年11月3日出生,本科学历,医学博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安康市中心医院院长、安康市脑科医院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人社部、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组部、教育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陕西省“三秦英才”区域发展人才,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咨询专家,安康市突出贡献专家。

任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外科委员会颅神经疾患诊疗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中国医学教育促进会神经外科委员会委员、小儿神经外科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副会长、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脑血管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脑疾病防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急诊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智慧医联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非公医疗机构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亚太血管学术联盟陕西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红十字基金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卒中专科联盟颈动脉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委。安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安康市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学习工作经历:

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先后在安康市中医医院、安康市中心医院工作,主要从事医院行政管理及神经外科疑难、重大手术诊疗等相关工作。

研究方向:

脑血管病的治疗、脑肿瘤的外科治疗、颅脑损伤的外科治疗

科研课题:

1)2024年,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多模态影像的重度脑外伤意识障碍康复的全周期光-磁联合智能无创神经调控研究》,项目编号:2024SF-ZDCYL-01-08,项目负责人。2024-01至2026-12,在研;

2)2024年,安康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和推广》,项目编号:AK2024-SFZC-01,排名第二,项目指导。2024-08至2026-08,在研;

3)2024年,安康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ZEISS KINEVO 900机器人手术显微镜系统在脑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AK2024-SF-01,排名第二,项目指导。2024-08至2026-08,在研;

4)2023年,安康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探讨出血性重症脑损伤患者关于改良CT图像评分系统与颅内压及临床预后的关系》,项目编号AK2023-SF-093,排名第三,项目指导,在研;

5)2022年,安康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颅脑损伤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项目编号AK2022-SFZC-03,排名第二,项目指导,在研;

6)2021年,安康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改良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AK2021-SFZC-10,排名第三,项目指导,已结题;

7)2019年,安康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S100 蛋白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AK2019SF-13,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8)2019年,安康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多模态影像技术在神经外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AK2019-SFZC-04,排名第二,项目指导,已结题;

9)2018年,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富硒专项科技计划项目《硒蛋白P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影响》,项目编号2018FXZX03-16,排名第二,项目指导,已结题;

10)2017年,安康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采用CEA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AK03-02,排名第二,项目指导,已结题;

11)2013年,安康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硒蛋白P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项目编号2013AKZD03-19,排名第二,项目指导,已结题。

发表论文:

1.王路,杨涛,李从进,金涛,李海,刘锋,李平,王亚萍,李东波(通讯作者.一期手术夹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循环多发性动脉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23,31(05):572-576.

2.Wu X, Liu HX, Zhang RJ, Du Y, Cai YN, Tan ZJ, Liu F, Gao F, Zhang H, Zhou GY, Sun FF, Fan RX, Wang P, Wang L, Ge SN, Zhao TZ, Xie GQ, Li DB, Qu Y, Guo W.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erihematomal edema in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endoscopic evacuation.J Neurosurg. May19, 2023.

3.Liu F, Li D(通讯作者), Yang T, Li C, Luo X, Li M, Wang S, Jin T, Zhang C, Luo C. Remote cerebellar hemorrhage after supratentorial craniotomy: illustrative cases[J].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Case Lessons, 2022, 3(14).

4.刘锋,杨涛,李东波,夏多贵,王坤,罗显华,李海,王松林,王亚萍,罗长稳.微创穿刺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2022,46(12):1950-1951.

5.王路,李东波,杨涛,李从进,王坤,罗显华,王亚萍,张浩.急性硬膜外血肿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22,30(01): 87-91.

6.王路,李东波,李从进,夏多贵,张浩,李铭辉,钱章林,杨涛.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的比较[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22,30(2):109-114.

7.刘锋,杨涛,程钰,李永来,赵子龙,李东波,张淳华,罗长稳.人脑胶质瘤中硒蛋白P表达及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22,51(10):1179-1182.

8.冯广才,李东波(通讯作者).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四例[J].现代医学,2021,49(11):1334-1335.

9.冯广才,李东波(通讯作者).神经内镜在发际外颅骨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1,26(05):368-369.

10.王松林,李东波,杨涛,李从进,宋锦宁,金涛.冬凌草甲素减轻大鼠脑外伤的作用及机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21,52(02):179-183.

11.金涛,李东波,杨涛,李从进,宋锦宁,王松林.AKT通路在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21,52(05):632-637.

12.Jin T, Wang L, Li D, Yang T, Zhou Y. Testosterone aggravates cerebral vascular injury by reducing plasma HDL levels[J]. Open Life Sciences, 2020, 15(1): 1042-1048.

13.王松林,李从进,金涛,李东波,杨涛,宋锦宁.雷公藤甲素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作用及机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50(03):276-281.

14.刘锋,李东波,杨涛,金涛,李从进,夏多贵,王松林,李铭辉,李海,罗显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儿童额部硬膜外血肿[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9,24(10):465-466.

15.Jin T, Li D, Yang T, Liu F, Kong J, Zhou Y. PTPN1 promotesthe progression of glioma by activating the MAPK/ERK and PI3K/AKT pathway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atient survival[J]. Oncology Reports, 2019, 42(2): 717-725.

16.李从进,李东波,刘锋,王松林,师弘.小骨窗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8,29(24):3460-3462.

17.Li C, Yang F, Liu F, Li D, Yang T. NRF2/HO-1 activation via ERK pathway involved in the anti-neuroinflammatory effect of Astragaloside IV in LPS induced microglial cells[J]. Neuroscience letters, 2018, 666: 104-110.

18.闵怀伍,权天龙,张浩,夏多贵,李东波,杨涛,金涛.亚低温治疗不同目标设定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2):72-73.

19.李东波,刘锋,王亚萍,杨帆,金涛,李海,王茂德.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22(05):343-345.

20.张浩,李东波,钱章林,罗显华,刘锋,屈建强.额底纵裂入路与额下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比较及两种手术入路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5):10693-10695.

21.王松林,金涛,李东波,杨涛,权天龙,宋锦宁.脑外伤后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05):148-151.

22.Li D, Liu F, Yang T, Jin T, Zhang H, Luo X, Wang M. Rapamycin protects against neuronal death and improves neurological function with modulation of microglia after experiment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J].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16, 62(11): 67-75.

23.金涛,王松林,李东波,杨涛,宋锦宁.弥漫性轴索损伤对大鼠脑皮质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调节分子1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06):22-25.

24.Yang T, Li D, Liu F, Qi L, Yan G, Wang M.Regulation on Beclin-1 expression by mTOR in CoCl2-induced HT22 cel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 Brain Research, 2015, 1614: 60-66.

25.李东波,刘锋,罗显华,闵怀伍,蒲军.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断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02):88-92.

26.陈仕明,金涛,李东波,罗显华,宋锦宁.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03):254-256.

27.刘锋,夏多贵,陈仕明,李东波,沈家安,杨涛,王松林,闵怀伍.浆母细胞淋巴瘤一例[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8):640.

28.李东波,宋冬雷,顾宇翔,徐斌,廖煜君.缺血性脑血管病搭桥手术前后CT灌注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3(01):43-46.

29.李东波,顾宇翔,徐斌,宋冬雷,廖煜君.CT灌注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重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06):84-89.

30.金涛,权天龙,李东波,杨涛,宋锦宁.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4):17-19.

31.李东波,顾宇翔,权天龙,杨涛,王亚萍,张浩,李海,夏多贵,李从进.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3,12(05):450-451.

32.沈家安,李东波,杨涛,权天龙,金涛.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病因学诊断和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9(02):169-170.

33.李东波,宋冬雷,顾宇翔,徐斌,冷冰,王启弘,陈功,陈亮,田彦龙.脑供血动脉联合重建术治疗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8(02):161-165.

34.李东波,宋东雷,田彦龙,冷冰,徐斌,顾宇翔,王启弘,陈功,陈亮.DSA技术对颅内外供血动脉狭窄的诊断研究(附153例报告)[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01):44-46.

35.李东波,田彦龙,宋冬雷,冷冰,徐斌,顾宇翔,王启弘,陈功,陈亮.120例颅内外脑供血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全脑血管造影分析[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9, 17(2):98-103.

36.李东波. CT灌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

37.李东波,宋锦宁,李小民.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塞的早期诊断及防治[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8(03):267-268.

38.李东波,陈仕明,石明明.板障内脑膜瘤1例报道[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8 (06):652-653.

39.李东波,沈家安,雷霆,陈仕明,权天龙.外伤性闭合性颅内血肿的手术临界值[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5(01):72-73.

著作教材:

《实用神经介入诊治重点与难点》,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编委。

获奖情况:

 202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在秦巴山区脑损伤相关疾病诊疗中的研究和应用》,排名第三;

2015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排名第一;

2014年,安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排名第三;

2013年,安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轻型颅脑外伤CT检查适应症的临床应用研究》,排名第七;2013年,安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研究》,排名第一;

2008年,安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改良大骨瓣开颅术辅助选择性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对照研究》,排名第四;

2006年,安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血管内神经外科技术诊治脑血管病的应用研究》,排名第二;

2005年,安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颅内外减压术在救治严重脑挫裂伤患者中的应用》,排名第一。

联系方式:

邮箱:lidongbo1103@sina.com

友情链接: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712046

招生咨询电话:029-38185073;029-33693061 招生咨询QQ群:775959913 招生咨询邮箱:sxzyydxyzb@163.com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