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启明,男,1964年10月22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二级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中医器械专业组组长,高端诊疗装备创新合作平台中医诊疗装备工作组组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药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临床评价中心主任。
学习工作经历:
1987年7月本科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37年。
研究方向:
运用数理方法开展中医理论的定量和实证研究。
科研课题: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0-J-P-05),五脏生理病理变化的客观化评价标准和检测指标体系研究,2000-2003,完成,主持。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02-03JP22),借助阴精阳气的定量检测辨识脾胃病的虚实寒热证候的研究,2003-2006,完成,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30271564),五脏精气生理性节律变化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2003-2006,完成,主持。
(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子课题 2003CB517101,证侯规范及其与疾病、方剂相关的基础研究——基于古今医案数据挖掘的证候规范化研究,2005-2009,完成,主持。
(5)国家教育部2004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肺病辨证客观化研究(NCET-04-0650),2005-2007,完成,主持。
(6)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选聘和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山东省卫生高层次人才1020工程),借助阴精阳气的定量检测辨识脾胃病的虚实寒热证候的研究,2004-2007,完成,主持。
(7)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2006BAI08B01-05),四诊信息的特点和特征症状群的提取方法研究,2006.10-2009,完成,主持。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30772695),广义相对论的整合效应指导下的中医疗效综合评价研究,2007.12-2010.12,完成,主持。
(9)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10005-019),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2009.1-2010.12,完成,主持。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1500,基于症状单元及其临床特征的常见证素诊断要点研究,2011.1-2013.12,完成,主持。
(11)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2019YFC1711700,穿戴式五藏功能态势监测设备关键技术研究,2019.1-2022.12,完成,主持。
发表论文:
(1)张启明,刘保延,王永炎.体现中医诊疗特点的人体功能检测.中医杂志,2011,52(24):2088-2091
(2)张启明,王永炎.中医五藏供能物质和能量流变化的动力学特征.自然杂志,2010.32(1):26-32
著作教材:
(1)张启明,王永炎.数理中医学导论.中医古籍出版社,2011,主编。
(2)张启明,刘保延,王永炎.中医症状学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2013,主编。
(3)张启明,刘保延,王永炎.中医五藏系统功能定位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主编。
获奖情况:
1、第一位,健康成人五脏精气变化规律的计算机数值仿真,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山东省科技厅,2003年。
2、第一位,五脏生理病理变化的客观化评价标准和检测指标体系研究,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厅,2004年。
3、第一位,证候统计规范化及中医五脏的解剖学基础,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5年。
4、第一位,中医临床辅助诊断系统,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山东省信息产业厅、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东省科技厅,2006年。
5、第一位,选录历代五脏病医案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藏象学说中五脏的形态学基础和功能变化规律的研究,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2005。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712046
招生咨询电话:029-38185073;029-33693061 招生咨询QQ群:775959913 招生咨询邮箱:sxzyydxyz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