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吕沛霖,男,1973年5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常委,西安市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安张氏中医眼科学术流派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等。 学习工作经历: 1995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五官科专业,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临床专业,先后在宝鸡市凤县中医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年,2022年按照博士人才引进政策进入陕西中医药大学,在附属医院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及基础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并发症的早期防控 科研课题: (1) 陕西省卫生厅科技支持项目: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研究(编号04A01),2004-01至2008-12,已结题,主要参与; (2) 西安市科技局社发重点资助项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图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早期诊断(编号SF1022),2011-01至2013-12,已结题,主持; (3) 西安市科技局社发引导计划-医学攻关项目:基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图像数据库管理系统远程诊疗服务平台的开发(编号SF1315-5),2013/12-2016/12,已结题,主持; (4) 陕西省科技厅社会发展计划项目:重症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分次开放房角的临床研究(编号2014k11-03-07-020),2014-01至2017-12,已结题,主要参与;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系统血管分析算法与辅助诊断(编号NSFC81401480),2015-01至2017-12,结题,主要参与; (6) 陕西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弱视治疗仪控制高度近视进展作用的研究(编号2022SF-522),2022-01至2024-12, 已结题,主要参与; (7) 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圣草酚-西红花苷调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模型SIRT6相关Nrf2/HO-1通道减轻黄斑水肿及渗出的机制(编号2024JC-YBMS693面上项目),2024-01至2026-12,在研,主持; 发表论文:(代表性) (1) Peilin Lv, Jingni Yu, Xiayu Xu, Tian Jian Lu, Feng Xu. Eriodictyol inhibits high glucose-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in retinal ganglion cells[J]. J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2019, 120(4):5644-5651. (2) Yanmin Song, Peilin Lv, Jingni Yu. Platycodin D inhibits diabetic retinopathy via suppressing TLR4/MyD88/NF-κB signaling pathway and activating Nrf2/HO-1 signaling pathway[J]. Chem Biol Drug Des, 2024, 103(1):1-9. (3) Xiayu Xu, Rendong Wang, Peilin Lv, Bin Gao, Chan Li, Zhiqiang Tian, Tao Tan, Feng Xu. Simultaneous arteriole and venule segmentation with domain-specific loss function on a new public database[J]. Biomed Opt Express,2018, 9(7):1-14. (4) Yujie Li, Dan Hu, Peilin Lv, Minyan Xing, Zejuan Song, Chan Li, Yusheng Wang, Xu Hou. Expression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C in aqueous humor of patients with neovascular glaucoma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J]. E J Ophthalmology, 2019, 8: 1120672119832785. (5) RunshengWang, PeilinLv, WenJunWang, XiaodiWang,Jianwei Bai. Establishing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photodynamically induced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J]. Vis Neurosci, 2011, 28:1-8. (6) 吕沛霖,邹芳,李丹,等.基于远程会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图像诊断系统研发和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5, 10(7):68-69. (7) 吕沛霖,王润生,杜善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眼睫状视网膜动脉存在情况及其与中心视力损害的关系[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4,30(5):454-457. (8) 王润生,吕沛霖,杜善双.静脉溶栓治疗经动脉溶栓治疗后疗效欠佳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疗效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8, 18(3):233-236. (9) 雷涛,王润生,吕沛霖,等. 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同侧眼动脉侧支循环血流特征影像观察 [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7,33(5):490-493. (10) 赵俊宏,胡海涛,吕沛霖,等.青光眼周边部视神经纤维损伤机制探讨[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5):967-970. (11) 吕沛霖,邹芳,李丹,等.基于远程会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图像诊疗系统和平台的开发[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7):68-69. (12) 吕沛霖,王润生,杜善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眼睫状视网膜动脉存在情况及其与中心视力损害的关系[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4,30(5):454-457. (13) 王润生,吕沛霖,杜善双,等.以激光为主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合并黄斑出血51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4,23(5):299-300. (14) 吕沛霖,郭建强,王睿.视杯深浅与NAION、CRVO、BRVO及DR发病的相关性.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28(5):328-331. (15) 吕沛霖,王润生.ICGA对AION与视神经炎的鉴别作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78-80. (16) 王润生,吕沛霖,张娅萍,等.以尿激酶静脉溶栓为主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1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2,28(5):466-471. (17) 雷涛,王润生,吕沛霖,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眼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2, 28(5):489-492. (18) 王润生,吕沛霖,杜善双,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盘颜色、视功能及盘周神经纤维厚度变化的随访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8):813-815. (19) 王润生,吕沛霖,杜善双,等.激光击栓松解术联合尿激酶溶栓法治疗视网膜半侧及分支动脉阻塞[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1,27(2):153-156. (20) 徐敏,吕沛霖.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变异的临床表现特征[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3):528-530. (21) 吕沛霖,宋艳敏,王彤,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图像数据库建立及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1,15(2):163-168. (22) 王润生,吕沛霖,杜善双,等.单纯Nd∶YAG激光、氪红激光或两种激光联合虹膜松解术治疗严重虹膜后粘连[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1,20(5):295-299. (23) 王润生,吕沛霖,常倩,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水肿期几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估[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 (12): 3469-3476. (24) 宋艳敏,吕沛霖,屈进学.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86例[J].陕西中医,2010.05(9):1163-1164. (25) 宋艳敏,吕沛霖.基于荧光眼底特征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分型[J].国际眼科杂志.2010.25(7):1417-1418. (26) 王润生,吕沛霖,张玉磊,等.尼莫地平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大鼠眼内组织内皮素-1浓度的影响[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 26(4):382-383. (27) 王润生,吕沛霖.努力提高前部缺血型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4):301-305. (28) 王润生,吕沛霖,张玉磊,等.浅视杯小视盘与NAION发病的关系[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4):319-323. (29) 王润生,吕沛霖,于彬科,等.光动力诱导大鼠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血浆ET-1浓度变化及药物调控作用[J].中华眼科杂志,2010,46 (12):1079-1083. (30) 吕沛霖,宋艳敏,金文亮,等.网复康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6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6):22-23. (31) 王润生,吕沛霖.氩激光光凝治疗对非典型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4,13(3):197-198. (32) 宋艳敏,吕沛霖.论内眼结构的脏腑配属[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 25(03):8-9. 著作教材: (1)《临床眼科彩色图谱》,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年,龚向明,钟兴武,杨晓主编,第1版,参编; (2)《视路疾病基础与临床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童绎,魏世辉,游思维主编,第1版,参编。 授权知识产权和专利: (1) 发明专利:中国,ZL2010105787299,可控氧浓度的小鼠饲养箱,2010年; (2) 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中国,ZL2012203754026,一种青少年视力检测的家用玩具,2012年; (3) 软件著作权登记:中国,2012SR10750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图像数据库管理系统,2012年; 获奖情况: (1)吕沛霖(2/9),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 (2) 吕沛霖(3/7),光动力诱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实验研究,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8年; (3) 吕沛霖(2/8),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OCT研究,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 (4) 吕沛霖(2/9),急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3年; (5) 吕沛霖(2/9),视网膜动脉阻塞的诊治研究,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 联系方式:1347116015@qq.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712046
招生咨询电话:029-38185073;029-33693061 招生咨询QQ群:775959913 招生咨询邮箱:sxzyydxyz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