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咨询电话:029-38185073;029-33693061 招生咨询QQ群:775959913 招生咨询邮箱:sxzyydxyzb@163.com

赵唯含
来源:研究生招生网 作者:研究生招生网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3-27 12:21:59
A A A


个人简介:

赵唯含,女,1988年5月20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二科副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药协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中联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陕西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消化道息肉与癌前病变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学习工作经历:

2011年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至今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消化内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10年。

研究方向:

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毒瘀交阻”理论的金果胃康胶囊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miR-216b/beclin-1自噬调控通路的研究,2019-01至2011-12,已结题,主持;

2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基于“毒瘀交阻”理论的金果胃康胶囊调控NF-κB/HIF-1/BNIP3通路介导胃癌前病变“炎-癌转化”的机制研究2023-012024-12,在研,主持

3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求实项目,金果胃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2023-012026-06在研,主持

4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基于真实世界的胃癌前病变中医药治疗方案的循证优化研究2023-012024-12,在研,主持;

5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益气活血法对miR216b-beclin1介导PLGC的研究2018-012019-12,已结题,主持

发表论文:

1Zhao W, Liu L, Wang Y, Mao T, Li J.Effec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puerarin, baicalin and berberine on the expression of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and insulin receptor in a rat model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Exp Ther Med.2016(11):183-190

2)赵唯含,周莹,许雨晴,等. 益气活血法通过miR216b/Beclin1介导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自噬的机制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3, 29 (10): 117-122.

 3)艾亚楠,赵唯含. NF-κB信号通路在胃癌前病变中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28 (24): 237-243.

 4)赵唯含,于勇,陈泳凝,等. 两种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的建立与比较 [J]. 吉林中医药, 2020, 40 (03): 375-378.

 5)赵唯含,史瑞,杨美娟,等. 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影响 [J]. 环球中医药, 2017, 10 (12): 1428-1433.

 6)赵唯含,史瑞,谭祥,等. 益气活血法对MNNG诱导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J]. 环球中医药, 2017, 10 (11): 1307-1312.

 7)赵唯含,高康丽,李宁飞,等. 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组织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 31 (05): 1951-1955.

著作教材:

(1)《中医脾胃病医案导读》,世界图书出版社,2018主编;

(2)“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编

获奖情况:

(1) 基于毒瘀交阻理论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推广研究(2/7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4年

(2)李东垣脾胃升降理论的临床规范性效应研究7/8(1)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9

联系方式:

weihanzhaodoc@163.com

友情链接: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712046

招生咨询电话:029-38185073;029-33693061 招生咨询QQ群:775959913 招生咨询邮箱:sxzyydxyzb@163.com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