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何伟,男,1978年2月26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经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习工作经历:
2002年7月本科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先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
中医理论发生与演变规律研究
科研课题:
(1)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社会发展领域,基于五运六气及气象因素的西安地区主要肺系疫病风险预警及中医药证治规律研究,2021年1月-2022年12月,已结题,主持。
(2)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科研应急专项,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疫病流行及中医药防治的相关性研究——中医疫病预警及防治的探索性研究,2020年2月-2021年12月,已结题,主持。
(3)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附子-黄芪”配伍调控衰老肾虚体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微环境机制研究,2020年1月-2022年12月,已结题,主持。
(4)陕西省自然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固本活血壮骨颗粒调控成骨-破骨偶联失衡机制研究,2015年1月-2016年12月,已结题,主持。
(5)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固本活血壮骨颗粒诱导肾阳虚体质骨质疏松症BMSCs分化及骨细胞因子分泌机制研究,2016年1月-2018年12月,已结题,主持。
发表论文:
(1)何伟.活血化瘀中药重塑肿瘤微环境[J].中医学报,2024,39(06):1188-1194.
(2)何伟.论“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的理论内涵及生物学机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10):1350-1356.
(3)何伟,胡勇,张惜燕.关于建立中医疫病学理论体系的思路及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6):865-867.
(4)何伟,李翠娟,胡勇,等.多元化中医思维培养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21,32(6):1470-1472.
(5)何伟,张亚密,胡勇,等.肿瘤微环境新生血管的病络机制[J].天津中医药,2021,38(12):1553-1556.
(6)何伟,胡勇,佟雅婧.论中晚期恶性肿瘤“神不使”病机[J].江苏中医药,2020,52(5):1-4.
(7)何伟,李绍林,佟雅婧,等.原发性痛经的现代中医名家心法及特色诊疗理论研究[J].江苏中医药,2020,52(9):10-13.
(8)何伟.恶性肿瘤现代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6):848-850.
(9)何伟,佟雅婧,胡勇.从“伏毒入络”论中晚期肺癌病因病机[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11):5-8.
(10)何伟.从三焦气化论肿瘤的中医病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4):274-278.
(11)何伟.从“风毒入络”论中晚期肺癌远端转移病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7):542-546.
(12)何伟.现代中医病因概念问题研究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8):3239-3241.
(13)何伟.心肺系疾病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病络机制及科学内涵[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24(9):1241-1245.
(14)何伟.基于关联规则及因子分析的现代中医药治疗肺癌组方配伍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9):1303-1305.
(15)何伟,程淼.宋元时期消渴证治用药规律的隐结构模型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6):741-745.
(16)何伟,程淼.中药联合第一代EGFR-TKI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3):2591-2598.
(17)何伟.中药上市后证候疗效再评价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探讨[J].中草药,2015,46(14):2173-2176.
(18)何伟.关于实施中医药个体化疗效评价的思考与建议[J].中医杂志,2015,56(3):186-188.
(19)何伟.构建中医浊邪理论体系框架的初步探讨[J].中医杂志,2015,56(21):1801-1803.
(20)何伟.现代中医证候研究重点领域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7):14-16.
(21)何伟.我国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概念辨析及类型介绍[J].中南药学,2015,13(7):780-782.
(22)何伟.应围绕证候开展中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J].中草药,2014,45(2):300-302.
(23)何伟.大数据时代与中医药学术创新[J].中医杂志,2014,55(23):1981-1984.
(24)何伟,程淼.中药上市后临床有效性再评价试验设计流程及要点[J].中草药,2013,44(5):637-640.
(25)何伟,郭树仁,谢雁鸣,等.82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证候要素特征的隐结构模型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8):1059-1063.
(26)何伟,郭树仁,谢雁鸣,等.基于隐结构模型的高胆固醇血症证候要素评价[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12):812-816.
(27)何伟,程淼,乔文彪,等.证候要素及其演变规律研究方法探析[J].中医杂志,2013,54(11):901-904.
(28)何伟,郭树仁,刘平兰,等.混合型高脂血症证候要素特征的隐结构模型评价[J].中医杂志,2013,54(14):1217-1220.
著作教材:
(1)《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杨士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主编;
(2)《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副主编;
(3)《30种现代疾病中医诊治综论》,科学出版社,2022,副主编;
(4)《内经选读(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编委;
(5)《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编委;
(6)《中西医学比较概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编委;
(7)《现代临床医学概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编委;
获奖情况:
(1)何伟(8/15),中医治法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与研究,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2011;
联系方式:
hewei7826@163.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712046
招生咨询电话:029-38185073;029-33693061 招生咨询QQ群:775959913 招生咨询邮箱:sxzyydxyz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