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咨询电话:029-38185073;029-33693061 招生咨询QQ群:775959913 招生咨询邮箱:sxzyydxyzb@163.com

田丙坤
来源:研究生招生网 作者:研究生招生网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3-23 19:45:29
A A A


个人简介:

田丙坤,男,1970122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题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内经学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师承带教老师

学习工作经历:

1994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学院,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和《黄帝内经》教学研究工作31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做国内访问学者,2009年6月至今在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名老中医工作室(名医馆)专家门诊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实践。

研究方向:

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

科研课题: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项目:面向临床的25个中医优势病种古籍文献的挖掘与出版:头痛古籍文献挖掘与出版,2021.1-2022.12,待结题,主持;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研究”:现代中医学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与总结(治法部分),2013.1-2017.12,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题

3.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医家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团队建设项目: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古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皇甫谧,2010.9-2012.8,已结题,主持;

4.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固本活血壮骨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研究,2010.7-2011.12,已结题,主持

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2012.6-2015.6,已结题,第二;

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医经典文献语料库建设及其数据分析方法研究,2016-2018年,已结题,第二;

7. 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改课题;基于OBE理念的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2024.12-2025.12,第二。

发表论文:

(1)丁芳芳,张惜燕,李绍林,等(通讯作者).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李东垣治疗头痛用药规律[J].现代中医药,2024,44(04):93-99.

(2)刘晓蕾,田丙坤(通讯作者).五脏痹证论治考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4,58(07):48-52.

3刘晓蕾,田丙坤(通讯作者).五脏痹证论治考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4,58(07):48-52.

4)丁芳芳,田丙坤(通讯作者).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金元四大家治疗头痛的用药[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23,39(2):139-144.

5)刘志国,田丙坤(通讯作者).论《金匮要略》因势制宜治则[J].中医药导报,2019,25(21):7-10.

6弓铭,田丙坤(通讯作者). 基于《黄帝内经》从肺论治皮肤病的思路探讨[J].中医药学报,2019,47(4):94-96.

7从《儒门事亲》医案论中医情志病治疗[J].时珍国医国药, 2014,25(11):2727-2728.

8田丙坤,邢玉瑞.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杂志, 2014,34(11):1135-1140.

9田丙坤,邢玉瑞.皇甫谧天人相应思想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20(3):284-285.

10田丙坤.《内经》气病理论探幽[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19(11):1245-1246.

11田丙坤,邢玉瑞.《黄帝内经》医学模式研究[J]. 中医杂志,2012,53(9):723-724.

12)田丙坤,邢玉瑞.《内经》理论临证举要[J]. 江苏中医药,2011,43(2):10-12.

13)田丙坤,烟建华. 《内经》汗法理论溯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15(10):730-731.

14)田丙坤,邢玉瑞.象数思维方式对运气学说思维方式及其特征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4):49-52.

15)田丙坤,区永欣.对“生病起于过用”理论的再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14(4):253-254.

著作教材:

(1)《中医优势病种古籍文献挖掘丛书:头痛》[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4,主编.

(2)《王氏医疗经验汇真》[M/CD].线装书局金版电子出版社2024,主编.

3)《诸病源候论注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2,副主编

4)《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主编;

5)《诸病源候论发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副主编;

6)高等中医院校西部精品教材(第二轮规划教材)《内经选读》,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年7月第2版,编委.

7)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6月第2版,编委;

8)《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皇甫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主编;

9)《中医经典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编委;

10)《中医养生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副主编;

11)《中医治法20讲》,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主编。

12)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内经》学术研究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编委;

13)《全注全译黄帝内经》,新世界出版社,2008,执行主编;

14)《黄帝内经话养生》,新世界出版社,2008,副主编;

15)《白话通解黄帝内经》,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分公司,2000,编委。

获奖情况:

(1) 田丙坤,区永欣.《对“生病起于过用”理论的再思考》 咸阳市第四届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2)2009年;

(2) 抗疏健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症等基础与临床研究。咸阳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三,2010年;

(3) 中医思维方法研究,2011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三, 2011年;

(4) 运气学说的研究与评述,中华中医药学会著作奖三等奖,第四,2018年;

(5) 基于脾肾相关理论的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研究,陕西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8,2020年;

(6)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内经选读(4/5),教育部,2020年。

联系方式:

tbkdoctor@163.com

友情链接: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712046

招生咨询电话:029-38185073;029-33693061 招生咨询QQ群:775959913 招生咨询邮箱:sxzyydxyzb@163.com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