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陈杰,男,1981年11月13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副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失眠症阴阳序贯证治研究室)负责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中医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脑病专家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陕西省卒中学会中医学分会第一届秘书,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与头痛专业委员会青年主任委员。
学习工作经历:
2004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先后在佛山市中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工作,从事中医脑病的医教研工作15年。
研究方向:
中医药防治脑病与神志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科研课题:
(1)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中医药“精神疾病脑功能评估与神经调控”科研创新平台,2025至2027年,在研,主持。
(2)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基于 fNIRS 研究印堂穴骨膜针法对慢性失眠症脑功能的影响,2021-01至2022-12,已结题,主持。
(3)陕西省科学技术厅一般项目,基于“中枢-外周-中枢”闭环理论观察rTMS联合百会穴、神门穴磁刺激对慢性失眠患者的影响,2021-01至2022-12,已结题,主持。
(4)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调控TF/TFPI信号通路研究三七不同组分配伍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维持抗凝/出血稳态的作用与机制”,2020-04至2022-03,已结题,主持。
(5)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失眠症阴阳序贯证治研究室,2019-01至2021-12,已结题,主持。
(6)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基于“真实事件研究”评价刚柔相济优化方案(身心同治)对中风患者预后的影响,2015-01至2018-12,已结题,主持。
发表论文:
(1) Yuan, Jie , et al. "Effect of low frequency repetitive magnetic stimulation at Shenmen (HT7) on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somnia." Medicine 99.30(2020):e21292.
(2)王渊,韩祖成,陈杰,等.长安中风病刚柔相济学术流派特色与传承[J].中医学报,2021,36(03):551-554.
(3)张思佳,周颖靓,王茹,等.温胆汤及其类方治疗失眠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10):192-198.
(4)林玲,袁捷,刘冬玲,等.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慢性失眠的用药规律[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31):18-21.
(5)林玲,袁捷,刘冬玲,等.小续命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的Meta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05):136-140.
(6)袁捷,韩祖成,刘冬玲,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新加交泰丸治疗失眠的机理[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5):1-4+16.
(7)王辉,袁捷,韩祖成,等.基于平衡TF/TFPI水平研究三七在心房颤动大鼠治疗中维持抗凝/出血稳态的作用及机制[J].陕西中医,2021,42(11):1522-1526.
(8)林玲,袁捷,刘冬玲,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用药规律[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8):146-150.
著作教材:
(1)临床内科疾病诊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年,主编。
获奖情况:
(1)陈杰(5/9),中风病刚柔相济综合康复方案的临床研究与推广,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6年。
联系方式:
657292134@qq.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712046
招生咨询电话:029-38185073;029-33693061 招生咨询QQ群:775959913 招生咨询邮箱:sxzyydxyz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