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闻新丽,女,1969年6月5日出生,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病二科主任。全省一流“胃癌前病变中医药防治研究”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长安张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国家中组部、卫生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项目“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陕西省“三八红旗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咨询专家;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科技开发研究会脾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学习工作经历:
从事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工作30余年。曾赴北京协和医院跟随钱家鸣教授研修学习,师承全国中医药名老专家张振中教授。先后主持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等十余项,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SCI收录论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等高水平论文三十余篇,拥有院内制剂“厥枢膏”及正在研发中的“温胃散积膏”“养胃清热化瘀颗粒”“逍遥抑激颗粒”。先后被评为陕西省中医药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获得第35、36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第1届“麒源杯”颊针优秀论文评比大赛一等奖;先后获得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同网络协作中心”、省级重点专科、长安张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胃癌前疾病专病门诊等称号。
研究方向:
聚焦于胃癌前病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致力于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向胃癌演进的生物学特征。通过整合多组学技术(基因组、表观组、蛋白组),系统性研究关键驱动基因、信号通路异常以及肿瘤微环境重塑在癌前病变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同时基于分子分型探索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早期干预靶点,开发针对癌前病变的精准诊断策略与化学预防方案,旨在阻断胃癌发生链条、降低胃癌发病率。
科研课题(课题十余项,主要课题如下):
1. 陕西省第二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 长安张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2.省级人才计划全省一流团队项目:“陕西省中医医院胃癌前病变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创新团队”
3.西安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养胃清热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1YXYJ0098) 在研。
4.陕西省科技厅项目《基于肠道菌群紊乱激活PERK—e IF2α通路探讨健脾清肠通络方在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项目编号:2021SE-314)本年度结题。
5.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厥枢膏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失眠的疗效观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项目编号:SZY-KYCYC-2023-020) 在研。
6.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自拟“养阴清热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项目编号:LSMS026)结题。
7.国家中医药现代化重点研发项目《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轻度—中度—重度)中医药治疗方案循证优先及疗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YFCI705440)结题。
8.陕西省科技厅项目《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香囊提高疫情免疫力的科普推广应用》(项目编号:2020PSL(Y)060)结题。
9.完成养胃清热化瘀丸,逍遥抑激丸,肠胃舒贴的院内自产制剂申报。
发表论文(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要论文如下):
(1)张高来,闻新丽.基于联合辨证论治胃癌前病变临床思维与经验[J].陕西中医,2024,45(08):1101-1105.
(2)白琳,王洋洋,白静怡,等.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23,34(22):2810-2816.
(3)马芳,闻新丽,陈楚,等.论太阴病宜服“四逆辈”[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29(04):557-560.
(4)李俏飞,闻新丽,王洋洋,等.奥沙拉嗪对比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27(04):469-475.
(5)王洋洋,陈楚,马芳,李俏飞 & 闻新丽.(2022).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参赭培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机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3),3062-3069.
(6)施京红,闫文慧,朱雅男,丁辉 & 闻新丽.(2014).甲基莲心碱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中药材(10),1845-1848.doi:10.13863/j.issn1001-4454.2014.10.036.
(7)钱屠萧萧,闻新丽,贺海峰,等.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治疗不明原因腹痛一例[J].环球中医药,2020,13(10):1794-1796.
(8)闻新丽,江晨.基于运气理论治疗慢性胃炎[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03):36-39
(9)邹百仓,董蕾,马明弦,闻新丽 & 王深皓.(2007).肾上腺危象诊治1例并文献复习.临床荟萃(12),898-899.
(10)闻新丽,于辉瑶.53例溃疡性结肠炎病用激素治疗后的中医诊治分析[J].陕西中医,2012,33(10):1322-1324.
(11)闻新丽.师从名老中医张振中治疗消化性溃疡之体会[J].陕西中医,2011,32(05):583-585.
(12)闻新丽,杨智峰,钱家鸣.中医诊治溃疡性结肠炎思路浅析——溃疡性结肠炎63例临床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04):74-76.
(13)闻新丽,寇媛.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引起肠梗阻验案1则[J].陕西中医,2009,30(02):220-221.
(14)闻新丽,曹利平.谢远明老中医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杂病验案体会[J].陕西中医,2003,(05):433-436.
(15)闻新丽.张振中主任医师诊治消化系统疑难病经验撷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4,(02):37-38.
(16)Xuyan Wei,and Xinli Wen."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Regulating Intestinal Flora to Prevent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edical Practice 6.6(2024):264-268.
(17)Fang Ma,and Xinli Wen."A case study of Gengzi Nian Yunqi Formulae Zhengyang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flux esophagitis."MEDS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2.1(2022):
(18)Dongfei Ma,and Xinli Wen."Based on the theory of luck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qi stagnat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type of discussion on the theory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MEDS Clinical Medicine 3.1(2022):
(19)JingyiBai,and XinliWen."A Study on the Law of Birth and Formation of Yang-Deficiency Constitu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ive Movement and Six Qi."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5.5(2021):54-57.
获奖情况:
1.中药多途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2.溃疡性结肠炎的创新研究模式的构建及虎地肠胶囊的验证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联系方式:
邮箱:wxli696@126.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712046
招生咨询电话:029-38185073;029-33693061 招生咨询QQ群:775959913 招生咨询邮箱:sxzyydxyzb@163.com